海洋院环境实验室的十二时辰
来源 : | 作者 : 海洋院 李墨 | 时间 : 2020-01-09 | 330 次浏览 | 分享到:

海洋地质研究院环境实验室于2017年至今,短短三年内由地质勘查向生态环保领域的跨越实现了“变道超车”,近三年内,环境实验室又是如何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忘我奋斗的呢?每个人一天都有十二个时辰可以支配,就请我们走进平凡地质环保人的普通一天,来揭开这层神秘面纱。

一天的检测工作完成了,可环境检测的数据报送刻不容缓,夜半时分元素分析组长杨天乐和理化分析组长黄玲玲为了能够让环境调查单位更早的拿到报告,仍然奋战在电脑前。

检测数据报送上来了,质量技术部的靳玲和蔡珊同志,作为实验室质量控制人员,严把质量关,每年要审核三百余份报告,上千个检测因子的百万余个检测数据,每个数据从有效数字到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够完美的呈现在报告中,都是她们默默的辛劳。

东方渐白,昨夜送达的样品挥发性有机物样品已经被有机组长吕金元同志放在进样器上排队待测,现代化仪器的24小时运行满足了环境监测的应急响应时效,同时也让检测人员的工作更加紧凑而忙碌。

日出卯时,旭日东升,昨日奋战至深夜的检测人员经过的短暂的休息洗漱后一边赶班车一边吃着便捷的早餐,而此时样品制备员戴学燕同志已经开始扫描接收新一天的土壤样品,准备开始了样品磨细、过筛、缩分的工作,日复一日,为了防尘防噪,她都要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戴这耳塞、口罩和帽子,冬天还好,夏天常常加工了几批样品就是汗流浃背。

朝食之时,为了每一天的清晨都能有蓝天白云,新鲜的空气、水和食物,有机分析员刘尚晨和重金属分析员潘昊已经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开始土壤样品及农作物样品的称量,这是要历时七八个小时样品消解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土壤中的硫化物等很多环境检测指标都需要在24小时内完成,为了能够更高效的完成检测工作,环境中心实验室近年来采购的仪器设备多以智能化、全自动、大通量为主,既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步骤引进的误差。中心优秀分析员杨恋同志,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已经七八年了,任何实验只要交给她就一个字“稳”,她多次通过全国各个机构的能力考核,专业技术能力和岗位责任心都很让人敬佩。

日中午时,重金属砷汞分析员胡霜同志经过了一上午仪器的调试及样品稀释、分液,仪器已经达到了最佳的检测状态,为了追求能够报送各个质控指标能够完美呈现,他放弃了午休,开始继续一鼓作气把已经消解好的样品测定完成。

在公司(院)党总支的带领下,总工胡建同志就“着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新机制”、“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主题与环境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已经接近下班时间了,分析员顾琳同志在自动进样器上加满了样品,希望趁着仪器自动进样检测的时间可以处理下一天检测数据,也能够让明日获得更多可靠的数据。

夜幕降临,但消解室里的水浴锅还在咕噜噜的煮沸着样品,这一切宛若复写纸,每一天都在重复上演,一批次结束又来一批次,作为环保人中的一员,他们用心中的梦,手中的移液器,默默守护着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

夕阳沉没,万物朦胧,环保人责任并未止于戌时,野外采样人员忙碌一天的成果再次送达了环境中心实验室,野外调查员郑彦增同志将采集了一天的样品放置在冷库内保存好,同时又开始准备了第二天要用的采样瓶。

人定亥时,夜神入眠,此时金陵城夜色撩人,环境中心实验室的环保人披星戴月赶往下一个地块、紧张忙碌的将当天的样品编码冻干、样品再次摆放在自动进样器上……就是这样一群追梦人,他们在各自个岗位上随时待命投身到环保工作中。


我院


我院


我院


我院


我院


我院


我院


我院


我院


我院


我院


我院